双边关系共建一带一路达累斯萨拉

  达累斯萨拉姆,在斯瓦希里语中意为“平安之港”。它是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非地区的重要港口。达累斯萨拉姆港内,忙碌的装卸工人挥汗如雨,一个个标注着“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装上万吨巨轮。

  多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到达非洲东部沿海一带,在中非友好交往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讲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他把中国的茶叶、瓷器带给坦桑尼亚人民,并播下了中坦人民友好的种子。”达累斯萨拉姆“30促进”传媒公司的辛巴激动地对本报记者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多年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又将更多的发展机遇带给了坦桑尼亚。

  “现在是坦中两国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我对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以来支持坦桑尼亚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我深爱我的中国亲人们!”坦中友好协会秘书长约瑟夫·卡玛哈对本报记者表示。

  从代表着中坦友谊不朽丰碑的坦赞铁路,到新时期被誉为“能源坦赞铁路”的姆达天然气管道项目,从雄伟的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到现代化的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建设者的身影一直伴随着坦桑尼亚国家建设的脚步。如今,中国已成为坦桑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工程承包方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达累斯萨拉姆还是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途经的唯一非洲城市。研究机构“非洲晴雨表”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已成为最受坦桑民众欢迎和认可的国家。

  走在达累斯萨拉姆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里,随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气息。迎面而来的坦桑尼亚小伙子骑着中国生产的“幸福”牌摩托车用中文同记者打招呼。孔子学院学员们手持棍棒,操练着中国武术。卡利亚库市场里,中国商人和顾客讨价还价。在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经商18年的老王带着自己生产的手机,在市场里挨家挨户考察。

  “达累斯萨拉姆是打开东非市场的前沿阵地。”老王说,这里的交通优势明显,自己的产品可以顺利地从南部非洲运往东非地区。目前,卡利亚库大约有家店铺,是东非规模最大的商品批发贸易区,其中华人店铺占40%左右。

  距离卡利亚库市场不远的乌潘佳区有一个白色的三层小楼。在这个名为“远方的家”的楼里,居住着许多中国人。除了像老王一样的商人外,还有不少中资企业的员工,老朱就是其中之一,他已在坦桑工作4年。

  “这不算什么!比起我维护的坦赞铁路来说,我待的时间还赶不上它运营时间的零头。”操着一口四川话的老朱告诉记者。老朱是负责维护坦赞铁路的工程师,他的主要工作是维修和保养机车。每次在达累斯萨拉姆铁路局维修车间里看到中国“东方红”号车头时,老朱就像是见到了亲人。“有它们的陪伴,我从来都不觉得孤单。”老朱说。现在铁路路基要进行整体更新,大批国内运来的设备即将靠岸,不久的将来,坦赞铁路将会为坦桑尼亚的经济发展再立新功,为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赞赏

长按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呢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ongqiangyk.com/jtqk/2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