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三个师老师的故事吧!故事一:矫情的女生大学时师老师曾经追过一个女孩子——以我的眼光,当然是女神啦!女神么自然比较矜持,所以先从晚上校园的散步开始。深秋的某天晚上,当我们走到一片幽静的树荫下时,这女生突然抱怨:师师,今天天冷,忘了穿外套了。然后眼角抛过来一汪秋水。我顿时心生厌烦,当作没听见,不料她反复抱怨天冷、似乎还有点生气。我忍无可忍了只好告诉她:这么大了不知道照顾自己吗?尔休想得到超同学待遇,老子还冷得不行呢!我的外套我自己还要穿,再说你穿了也不合适,你平时就不知道多喝热水吗?……哎吆喂,同学你怎么走了?等等我呀!……我后来再也没见过这个女生,听说嫁给了我的竞争对手,日子居然过得还可以、因为家里有矿!妈妈的,这种水性杨花的女人、不要也罢!我现在的媳妇才貌色艺是不如你,但脾气比你烈、体重比你大、打鼾比你强!不服气咩?故事二:懒惰的访客师老师在深圳买房是年,单价、现在已经八万多了。可是因为媳妇保守、屡屡压制我新的购房计划、导致没多买几套、现在都买不起了,只好把旧房子装修了一下找找新感觉。装修结束后很多同事上门参观叙旧。这伙人一进门就要我帮忙找拖鞋泡茶啥的,我很生气,毫不客气地训斥他们:你们凭什么想得到超家人待遇?我们家人都是自己找拖鞋泡茶的,你们算老几啊!然后他们接受了我的批评,讪讪地坐了几分钟、很快就离开了,去小区去看我另外一个同事老李、老李当时正在跟我竞争部门经理的位子。毫无节操的老李带他们吃饭喝酒打牌品茶按摩唱卡拉OK,真叫人鄙视!一个月后,老李得到了部门经理的位子,因为民意测评比我高。对此我毫不在意——老子保持了风骨,金钱地位算什么啊!你工资涨了一大截无非支持你去帕劳斐济马尔代夫旅游,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小区游泳池一样潜水、到花鸟市场的水族箱一样看热带鱼!故事三:无礼的客户有一次某个外国客户要来我司参观,我负责到机场接机。当时这个客户正在找合作方,犹豫手里的大合同到底给我们还是给我们的对手。对接机这件事我是很反感的,因为从机场到我们公司可以搭公交:机场大巴二线到终点、转乘8路和2路再走三分钟就可以了;想打车机场也很方便,无非从候机楼出来拐三个弯、步行八分钟、排队二十分钟等出租车而已。忍着怒火终于等到了客户,这厮居然示意我们帮忙搬一下行李,我终于爆发了:Youdonotwant……算了,我还是说汉语吧,你休想得到超合作待遇,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能指使老子干这干那的,你自己没有Hand和Foot吗?Yourfacenotred吗?然后我扬长而去,这客户居然也不要脸地大发雷霆,最后被一旁觊觎已久的竞争对手接走了,这个大合同很快给了他们。我的领导为此居然通报批评了我,扣了我好几级工资。靠,你们这些奴颜婢膝的怂货。要不是大爷我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早就把你们蹬了!好了,师老师的这几个故事讲完了。是不是觉得师老师原则性特突出、平等观念极强烈、具体做法最解气?我们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打击这种超国民待遇的歪风邪气!当然,有脑子的人会明白两件事:一是这些事全是师老师瞎编的、二是明白了超国民待遇是怎么回事。所谓超国民待遇,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在中国,超国民待遇是指中国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外商直接投资高于本国国民投资的待遇,如中国对外资企业一直采取税收优惠、投资优惠、外汇管理优惠等许多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在开放初期对中国更多地吸引外资的确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优惠措施也渐渐削减,国家有步骤将外企的政策拉入国内企业同等位置后,这种所谓超国民待遇也将付诸历史。简而言之,超国民待遇的意思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更好地吸引我们短缺的外资,国家给予外商的一些优惠政策。这当然有必要,否则人家为啥选你?彼此互利的交往才能成交并更加持久。我相信当时一定有人反对这样的做法,因为这给中国企业造成了一些困难。然而总体而言,这个做法是利大于弊的。而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已经逐渐在降低甚至取消这个优惠了。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有分的道理、合有合的道理,分分合合就是这个道理。任何工作的起步阶段肯定需要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商场的开业促销、比如双十一网购的打折、比如燕昭王的千金买马骨、比如商鞅的南门立木——要是现在还有这好事,我愿意天天从北京中关村朝北京亦庄扛木头!想想吧,扛根三丈长(折合现在6.75米)的木头就能得十两黄金(相当于现在块钱、后来发下去的是提高了赏金:五十两黄金折合块钱)——按照某些人批评超国民待遇的尺度,商鞅当场就该车裂了吧。实际上商鞅23年后才被车裂,而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强盛起来、最后统一了中国!如今的陕西商洛商鞅广场——现在国家不大提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了,但新的举措是有的、照样被一些人批评——他们不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不懂中国既然在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中取得了优势、就要设法用这个优势继续挤压欧美日的道理,不懂一带一路需要彼此的深度融合。他们认为开放就一定是卖国、一定就是向欧美日投降,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年、那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所以超国民待遇和别的事物一样,也是要辩证分析、一分为二的。这个问题毛主席早就谈过了,比如年古田会议上毛主席撰文《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谈到了绝对平均主义行不通的问题——绝对平均主义的来源,和政治上的极端民主化一样,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不过一则见之于政治生活方面,一则见之于物质生活方面罢了。纠正的方法:应指出绝对平均主义不但在资本主义没有消灭的时期,只是农民小资产者的一种幻想;就是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红军人员的物质分配,应该做到大体上的平均,例如官兵薪饷平等,因为这是现时斗争环境所需要的。但是必须反对不问一切理由的绝对平均主义,因为这不是斗争的需要,适得其反,是于斗争有妨碍的。毛主席时代来中国的留学生远比现在少、因为那时的中国物质条件和教育水平并不突出,所以当时外国留学生不但珍稀、而且主要来自友好国家,优待的程度比现在只高不低。那些口口声声胡诌毛主席时代对留学生没有超国民待遇的人最好搞清这个逻辑和事实。明白了超国民待遇的方方面面,我想你会更加理解留学生舆论风波的本质!每次关于留学生的舆论风波背后百分之百有敌人的黑手!年山东大学被炒作学伴事件时轮子的图你看不出来?(可惜这张图被企鹅限制、以防止逆向传播为名不让发送,要看的可以去微博)事实上学伴制度是世界通则,在留学生的主要接收国更是如此,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等等。其中美国自恃实力超群、更加傲慢而没那么积极而已。山东大学并未仅仅给黑人学生安排学伴、更没有什么一男配三女,因为学伴的组合组合是自愿的,大约四成的学伴是男学生——但这些信息都被可耻的媒体歪曲了!新民周刊和彭湃联手炒作——事实证明他们在造谣!我对山东的大学的应对是非常不满意的,他们浑浑噩噩、贸然认怂道歉,当了谣媒的帮凶!可怜而可恨!年的留学生问题再次形成舆情,背景是美国为首的G7搞出了针对一带一路的B3W计划——事实上留学生问题被热炒就是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计划才开始的,而且攻击的对象除了黑就是绿,正好是一带一路计划的重点国家。个中意味、不说自明。留学生工作的最大意义其实是培养潜在的代理人,这些学生的能力如何是很次要的问题——我去过大约四十国,在和对方政府或企业打交道时,如果对方曾经在中国留学、那么事情通常办得非常顺利,虽然对方的水平可能还比不上我们的中专生。所以留学生工作不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经济上也是划算的,如今到中国留学的大约50万(大约七分之一来自非洲),八成以上是自费的、不到两成是我们给奖学金的。每年中国投入约三十亿、收入则十倍以上。留学生工作除了提高中国的软实力,还可以给有余力的大学搞创收——对于留学生的相关概念,通常的解释是这样的——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中国大陆把前往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学习也称为留学,这是由于这些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美国等国家组织的海外短期的交换学生计划,其英文“Studyabroad”直译也为留学或海外研修(中国大陆称为海外交流)。留学的学生被称为留学生。留学生这个词来自日本——唐朝时,日本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过长,所以日本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前者长期留在中国学习、后者经过短期学习后随遣唐使回国。后来,留学生这个词便被一直沿用了下来,凡留居外国学习的学生,都称留学生。欧美那时刚从树上下来不久、忙着打架,没有参与这个词的创造。留学的原因很多,大致如下——1、旅游2、开阔眼界和经验3、学习与该国有关的语言、文化知识4、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在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留学的学生中,这个原因最为常见5、外交原因。政府之间为了表示亲善合作,可能互派学生、官员或者军人到对方学校学习6、就业因素,以取得外国名校文凭作为个人未来就业市场的优势7、青春期心理,急于离开父母8、锻炼生活独立能力9、与移民有关的原因,例如随父母暂时居住在外国的未成年人10、以留学生身份申请学生签证,获得暂时定居权11、熟悉该国社会,积累经验,为以后永久性定居作准备12、单亲家庭,跟随监护人……显而易见,留学生的留学目标通常是更为发达的国家,人往高处走么,否则耗费了金钱时间反而到落后地区、那不是吃饱了撑得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留学生成绩通常低于留学国家的学生水平,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