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这一次向各位推送的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影像生活门户网站“色影无忌”对张帆进行的一次水摄专访——《用EOS探索深蓝之下的世界》,其中包括很多水下摄影器材使用方面的答疑解惑。从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到布光、对焦以及一些拍摄理念都有涉及,希望大家喜欢。
发表时间:-03-17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张帆/梁爽
责任编辑:梁爽
个人介绍:
张帆,男,80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MAB水下摄影师,中国国家地理特约水下摄影师。常年为国内各大杂志撰文供稿。曾多次接受电台、电视台节目有关水下摄影的专访。年北京国际休闲潜水度假展水下摄影大赛冠军得主。曾受中科院邀请首次拍摄到了长江江豚的水下影像。生长于中国最南端的海岛,从小喜爱潜水,曾去过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帕劳、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厄瓜多尔等许多国家,气泡遍及世界各大洋。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蓝色星球上的水下世界。
新浪微博:张帆-LUCIFER无忌的ID:水下摄影师张帆
每次水下拍摄,都需要携带沉重的潜水和水下摄影设备,复杂设备的携带和组装这对摄影师的体力耐心和细心都是重要的考验。图中器材为佳能EOS5DMarkIII+EF8-15mmf/4LUSM,INONZ-闪光灯4盏
Q为编者A为张帆
Q:您好,看到您水下摄影的作品非常不错,水下摄影这种题材非常特殊,需要一定潜水能力,才可以完成,那么这种题材是什么吸引您的?
A:我生长在中国最南端岛屿的土壤上,从小在海边玩着水长大,对海洋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很幸运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水肺潜水,20年前海南那片富饶美丽的海底世界至今仍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是那些历历在目的经历和回忆奠定了今后我的人生方向。从小时候的绘画作品遨游海底,小学毕业时同学录上所填写的梦想“做一名海洋学家”,到长大后对贝壳收藏和观赏鱼饲养的痴迷,从小时候忘不了的《哈尔罗杰历险记》丛书到大学时所积攒的无数关于海洋生物和水下摄影的画册,我的生活一直离不开水和那些水孕育出的生命。毕业之后我慢慢开始了我的潜摄之路。最开始很艰难,家人并不支持,为之放弃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也很难理解。最开始我只有一套防晒衣,浮潜三宝和一个二手的奥林巴斯防水小相机,那一年我为中国的第一本本土宝螺图鉴拍摄了所有的生态图片。同一时期我开始学习了水肺潜水,考取了PADI的国际潜水证,这样我能有更大的空间去拍摄更好的照片,我的拍摄地也从中国拓展到了全世界。
摄于中国南海。在午后的阳光下,一条鲸鲨懒洋洋地在水面上温柔地游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与之同游的那份震撼让人难忘。然而中国海域的鲸鲨,总躲不过被捕杀的噩梦,希望通过我的照片,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它们,保护这些温柔的巨人。
我在宿雾墨宝追逐着成千上万沙丁鱼群,图中的器材EOS5DMarkIII+EF8-15mmf/4LUSM,闪光灯四盏均匀布在机身四周。
Q:您平时拍摄都使用什么器材?
A:我曾经使用过佳能的G12,EOS30D,EOS7D,EOS5DMarkIII,实际上运用得当的话,即使像佳能G系列的相机,也能通过一些外置附件得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至于全幅还是APS(画幅),得看使用者的经济情况来定,事实上,用APS相机配上不错的镜头,在水下也能拍出很棒的效果。
现在我在水下常用的机器是EOS7D和EOS5DMarkIII两台,水下常用的镜头主要分广角和微距,我个人水下会用到的有:EF8-15mmf/4LUSM、EF16-35mmf/2.8LIIUSM、EFmmf/2.8LISUSM微距、EF-S60mmf/2.8USM微距、MP-E65mmf/2.81-5X微距这几支镜头。防水罩有两个分别供EOS7D和EOS5DMarkIII使用,闪光灯四颗,对焦灯三盏,灯臂若干,外置近摄镜两颗。一般旅行时会随身携带两套设备,因为水下不能更换镜头,有时候会一广一微,这样不会错失任何拍摄机会。
微距的拍摄装备:佳能EOS7D+EFmmf/2.8LISUSM微距、Nauticam相机防水罩+微距镜头防水罩,INONZ-闪光灯2盏,SOLA对焦灯1盏,超级浮力灯臂,F·I·Tpro+10外置近摄镜
广角的拍摄装备:佳能EOS5DMarkIII+EF8-15mmf/4LUSM,SEASEA相机防水罩+Nauticam亚克力镜头防水罩,INONZ-闪光灯4盏,SOLA对焦灯1盏,浮力灯臂4组
Q:对于普通民众水下摄影是非常独特的,摄影师身临其境绝非在海洋馆能够感受得到的,入门学习这门摄影,要具备一定的潜水能力,您对初学者有什么建议?
A:事实上在海水中无阻隔的与海洋生物亲密接触,甚至于与之互动,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是海洋馆里完全体验不到的。在这里海洋生物才是主人,而你只是一个访客,因此你能够看到它们更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只要足够耐心,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生物行为,包括共生、求偶、繁殖、猎食等等……想要了解这片深蓝之下的世界,你首先需要获得一个国际认可的潜水证书,比如PADI(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CMAS(世界水上运动联合会)都可以为您提供这样的证书。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学习,掌握相关的潜水技能,就可以与蔚蓝大海进行亲密接触。事情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四天的时间进行系统地理论学习和水下实习,你就可以加入持证潜水员的行列。
Q:在水中拍摄显然和岸上拍摄大不相同,水流带来了浮力及光线折射都会影响拍摄,对于这些您有什么经验分享给大家?
A:广角是水下摄影中最常使用的表现方式,通常用于表现大场景,前后纵深较大,表现主体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将壮阔的背景展示出来。在水下拍摄中常使用的有鱼眼镜头和超广角镜头,因为海水对光线的吸收往往会降低画面的对比度和饱和度,加上海水对被摄物有1.3倍的放大作用,因此需要尽量缩短相机与被摄物的距离使得闪光灯光能够最大程度地覆盖前景。
微距是我最喜欢的水摄题材,也是水摄中表现细节的最好手段,广阔的海底潜藏着无数有趣的小生物等待潜水者去发现。贝壳、鱼类、海兔、虾蟹甚至浮游生物都是很好的表现题材.其中超过1:1放大比率的称之为超微距摄影。可以通过外挂增距镜来实现,也可以选用佳能的5倍放大镜头MP-E65mmf/2.81-5X微距来进行拍摄。
Q:在水下摄影中除了珊瑚、礁石,还常常会拍到周围的一些动物,对于拍摄水下生物,您有什么技巧可以分享?
A:拍摄水下生物最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它们,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水下摄影师应该是半个海洋生物专家。我的家中的书架上收藏了许多海洋生物相关的书籍,包括图鉴类的和画册类的,以及部分纯文字的文献,必须充分了解你的被摄物才可能拍出它们最精彩的的状态和瞬间。其次,需要有充分的耐心,想要拍好一张照片常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最后捕捉一个转瞬即逝的瞬间。当然很多时候运气也很重要,但一次好的运气常常是在长时间的守候之后获得的。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你也会自己发现许多书本里没有告诉过你的生物习性,比如说看到某些生境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想到会有什么样的生物隐藏其中,又比如说一些鱼类容易被某种颜色的灯光吸引聚拢,却又会排斥另一种颜色的灯光等等……
玉兔螺喜欢藏身于肉芝软珊瑚中并以之为食,因此拍摄时只需要多 摄于印尼图兰奔。有一艘历史悠久的沉船,它曾是一艘商船,二战时受到重创搁浅在图兰奔的黑沙滩上,在一次火山爆发中,自然又将它彻底归还给了大海,时过境迁,如今船依然是船,而船客却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些。夜晚,一大群隆头鹦哥在支离破碎的船舱中沉睡,随着清晨的第一道阳光射向海中,晨练时间到了,它们开始很有默契地集结在一起,慢悠悠地游向远方,开始一天新的生活。
在蓝碧海峡,许多小丑鱼嘴里都寄生了一种可怕的鱼虱,它们逐渐吃掉了小丑鱼的舌头并取代它们舌头的功能,这样的一个场景让人不免有些毛骨悚然。
在加拉帕戈斯,海狮喜欢与潜水员零距离地嬉戏,它们从悬崖边的水面箭一样扎下来,几乎快要撞上我的的镜头时又一个转身消失在深蓝中。
Q:水下摄影哪些佳能镜头和相机比较适合拍摄,他们在拍摄中体现的优势是什么?
A:由于水对光线的吸收比较强,因此在潜水拍摄时我和被摄物间的距离不会超过两米,因此像中长焦一类的镜头在水下摄影中一般是用不到的。在水下使用的镜头主要分广角和微距两种。
拍摄大的场景时就需要使用广角甚至鱼眼镜头。水对物体有1.3倍的放大作用,因此在水下即使使用鱼眼镜头也并不会使被摄物有太大的变形,同时又能获得鲜艳真实的颜色和良好的反差,因此在水下拍摄广角,我最常用的是佳能的EF8-15mmf/4LUSM、15mmf/2.8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时拍摄一些不算太大又或者不易靠近的生物,就需要选择广角镜头,EF14mmf/2.8LIIUSM和EF16-35mmf/2.8LIIUSM都是很好的选择,我更倾向于使用变焦镜头,这样能够获得更灵活的焦段。被摄物不管大小,都能灵活收入镜中,另外如果使用APS画幅相机,EF-S10-22mmf/3.5-4.5USM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微距题材作品的拍摄在水下摄影中也很重要。拍摄时我常会使用EFmmf/2.8LISUSM微距和EF-S60mmf/2.8USM微距,如果碰见较小的被摄物,有时会附加一到两个特制的水下近摄镜,它们可以拧在镜头防水罩前面的螺牙上。如果遇见更小的被摄物,也可以通过加装防水罩延伸环的方式使用佳能的MP-E65mmf/2.81-5X微距这是一款高倍放大的手动镜头,使用上有一定难度,但是拍出的照片细节实在令人惊叹,这支镜头能够更好的还原一些微小的被摄物身上的有趣细节。
MP-E65mmf/2.81-5X在3.5倍放大时,光圈开到f/8可以获得非常锐利的成像,十分适合拍摄一些微小的海洋生物,图为一种特殊的海蛞蝓。
海星上的寄生贝类,通体透明有着犹如水晶般的质感。在MP-E65mmf/2.81-5X的3.5倍放大下细节纤毫毕现。
这是一只活跃的海瓢虫,它生活在一个天蓝色的海鞘上。我使用MP-E65mmf/2.81-5X搭配EOS7D,由于APS-C画幅的1.6倍优势,在3倍放大时就已经得到了惊人的放大比率。在取景框中寻找到了它,手动对焦,对准它的复眼按下了快门。这样一个肉眼无法看清的生物在高倍放大下,是不是有几分梦幻呢?
凌晨昏暗的海水中,迎面巡游而来的长尾鲨,当时的心跳令人难忘,在菲律宾马拉帕斯卡可以与这些庞然大物零距离接触。使用佳能EOS7D配合EF-S10-22mmf/3.5-4.5USM超广角镜头拍摄。
峭壁上的大海扇和远处的一队潜水员,EF8-15mmf/4LUSM这支鱼眼镜头在水下有着出色的色彩还原,纵深感的表现也非常到位。
Q:水下摄影中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摄影器材?
A:单反毫无疑问是专业摄影师拍摄水下题材的最佳利器,极快的反应速度,完美的虚化,几乎一百八十度的广阔视角和超高放大比率的微距都是选择它的最佳理由。但是对于初学潜水的潜客来说,往往会很难控制,首先单反防水罩那庞大的金属外壳容易使初学者在水下失去平衡,因此选择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装备并发挥出它的最佳性能才是最重要的。
微单以其优秀的成像和小巧的体积迅速抢占了相机市场很大的份额,水摄器材厂商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么经典的一类,现在各大厂商都有微单相匹配的外壳出售,微单防水外壳的体积并不比佳能G16的大太多。
卡片机无疑是这三种中最为轻便且廉价的一类,如今小数码相机的成像相比几年前有了质的飞跃,只要使用得当,其印刷在杂志上的效果并不会比单反要差。DC除了体积上有明显的优势,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在水下的拍摄中,可以随意切换广角中焦和微距,还可以加装各类扩展设备,如广角镜,并因此轻松地实现广角微距的拍摄。卡片机在水下的使用中,可以随意的变焦,就G16而言,当使用它拍摄一些微小的物体时,通常来说只要变焦倍数不超过3倍,成像受到的影响都非常小,在潜水时,大家还可以随身携带广角的附加镜或是微距的附加镜,这样可以拍到更加极致的照片。
其中广角罩可以使得卡片机在水下拥有更好的视野,对于拍摄大型鱼类或者鱼群而言,尽可能地靠近可以使得闪光灯更好地打亮被摄物。你可以把广角镜放在随身的口袋里,需要时随时取出装上使用。
水下摄影中,为了取得更大的放大比率,将极其微小的被摄物展现给观众,我们往往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外挂式近摄镜,这些近摄镜可以叠加使用,使我们获得不同的放大比率,当然装上几个之后对焦会变得比较困难,甚至从视窗中寻找被摄物都会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时就更需要考验摄影师的经验和技术。
Q:水下摄影中常常会遇到光线阴暗的地方,那么对于光线的运用有哪些技巧?
A:在水下的拍摄中,如果仅使用自然光,拍摄主体的颜色会大量被被海水所吸收,从而使影像显得昏暗和寒冷,而闪光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还被摄物一个真实而饱和的色彩。
使用卡片机的朋友往往会使用内闪,您可以把闪光灯前方有效距离里的物体均匀照亮,但是往往会失去照片的层次感,另外有时会凸显主体周围的浮尘和颗粒,看起来像是飘雪一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需要使用外置闪光灯来获取更加立体更加有层次感的照片。你可以在水下任意调整灯臂的角度和闪光灯的输出功率,来取得您想表现的影响效果,另外,从适当的角度给光,也可以有效地消除浮尘对画面的影响。
因为海底自然光中的颜色会随着我们所处的深度增加而逐次消失,因此闪光灯的使用在水下摄影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不但能够还原被摄物真实的颜色,更能塑造出摄影师想要的气氛。拍广角时,一般我会选择把闪灯输出功率全开,这样能够使得光线更好将被摄物的颜色还原,有时拍摄大场景时,我甚至会使用到三到四颗闪灯来均匀地还原大场景中的颜色。拍摄微距时我通常会使用左右各一个闪光灯,但有时也会使用单灯来获得更好的立体感,一些小附件常能帮助我取得特别的效果,如聚光桶,它可以把闪光灯的光束聚拢成一个点,通过光纤引导到一个小口释出,闪光时集中点亮被摄物,这样能够很好地表现主题,压暗背景,更好地强调自己想要的部分。
在印尼巴厘岛图兰奔一艘沉船的庇护下,成群活动的小鱼像银链一般十分华丽,但拍摄时极易过曝。通过三颗闪灯分别调整不同的输出功率,我获得了这张极具层次感而近处完全不过曝的作品,较低的快门速度使得背景中的蓝水得到了充分的曝光。
摄于菲律宾墨宝。帕斯卡多岛(PescadorIsland)有着深不见底的大峭壁,在峭壁上软珊瑚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在这里生活着大群的金花鲈,赶上天气好时,湛蓝的海水中,成千上万的金花鲈漫天飞舞,金色和紫色的群体层叠在一起如同一道霓虹。使用四颗闪灯,分别调至不同的输出功率,完美地让前景中景和背景都得到了准确的曝光。
雀尾螳螂虾是天生的时尚大师,它们周身布满绚丽多彩的颜色,就连它们的卵都显得那么火热。这张照片中,我使用单灯搭配束光筒,压暗了背景突出了警觉的主体,得到了一种别致的舞台效果。
一张满意的照片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海龙,黄昏潜时摄于一片沙地。小家伙总左顾右盼,拍到一张正面像并不容易,需要低角度,也需要它的配合。我在沙地上和它玩了许久,压低相机使用实时取景,尝试了多种光源,最后我将我的Snoot埋进了沙地里只露出头,给它了一个自下而上的点光,只点亮了它的双眼,塑造出了这样一个神秘的效果。
Q:水下摄影中对焦灯对拍摄是不是很重要?
A:值得一提的是,对焦灯的使用在水下摄影中也非常重要,很多拍摄环境可能会因为水深或是能见度不佳比较昏暗,尤其是有时被摄物躲藏在洞穴中,就更需要有强有力的辅助光源来帮助对焦。日落之后是深受水下摄影爱好者喜爱的潜水时间,许多白天看不到的生物会在这时出没,这时你需要一个可靠的照明光源,去寻找被摄物,也能帮助你更好地对焦拍摄。一般的水下对焦灯有红光和白光两种,白光又分成聚光和散光两种,有强中弱三档可调,根据拍摄对象选择出光的强弱。值得一提的是,夜晚拍摄一些虾蟹或是贝类时,一般我会选择使用红色的对焦光,使我能够拍摄到它们最自然的状态。虾蟹、贝类和部分的鱼对红色的光源都比较不敏感,使用红光来对焦比较不会惊扰到被摄物,因此在拍摄时能够保持更加自然的状态,而不会受到惊吓躲藏逃走。
摄于菲律宾马拉帕斯卡。每当黄昏之时,鹿角珊瑚丛中总有一战,四周的雄性聚集起来剑拔弩张,追逐撕咬,一场战役的胜者得以携美人升入夜空来一段短暂的求爱之舞。作为这场大戏的观众,则需要静静埋伏在四周,守候着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时刻。然而为了不惊动我们的主角,摄影师在昏暗的水底必须使用对焦灯最弱档的红光进行对焦,这对EOS7D的对焦系统也是一个考验。
摄于印尼蓝碧。有一天我和潜伴俩人去岸潜,潜着潜着隐约觉得潜伴那边好像有点热闹,扭头一看惊呆了——一大群虾鱼被他的对焦灯光吸引而来,密集地向着红色的光源聚拢。我连忙举起我的微距镜头,拍下了这张开放式构图的片子,看起来颇有意思。
Q:水下摄影对于拍摄者来说,地点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哪些地方可以推荐给大家?
A:国内适合潜水的潜点比较有限,由于经营方式主要是针对旅游团的客人,一般都是观光式的体验潜水。如果希望拥有更好的潜水体验不妨可以选择一些东南亚的国家,这些国家离中国的距离不远,往返的机票性价比高,有很多适合初级潜水者的潜点。如菲律宾的阿尼洛,墨宝,马拉帕斯卡,薄荷,杜马盖地;印度尼西亚的蓝碧海峡,美娜多,达拉湾,图兰奔;泰国的普吉岛和马来西亚的诗巴丹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目的地有些可以直接从酒店的岸边下水,我们称之为岸潜,有些则需要用快船带着潜水员去到相应的潜点再从船上下水,这个我们称之为船潜。当积攒了一定经验之后,可以选择一种更有趣也更充满挑战的的潜水旅行方式——船宿。潜水者几天的潜水和生活都将一艘供给充沛的大船上度过,船上的每个房间虽小,但都有独立的卫浴。白天的时间尽情潜水,深夜里船会带着你航行到另一个潜点,第二天一早睁开眼睛,四周将会出现另一番景色。比较经典的船宿目的地有印尼的四王群岛和科莫多,泰国的斯米兰,帕劳群岛,另外还有更高级的潜点可供发烧潜友选择如墨西哥的索科罗,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等。
摄于帕劳水母湖。这里生活着一种特别的生物——黄金水母。它们在与世隔绝的长期进化中,慢慢失去了毒性,因此人类可以与之同游而不会受到伤害。在晴朗的蓝天下,常能看到黄金水母在水面上漂浮着晒日光浴。
摄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加拉帕戈斯是潜水者们视为终极圣地的一片潜场,这里冷暖流的交汇带来了大量的鱼群,因而有机会见到成群的大型掠食者,而其中最让人心跳的非锤头鲨莫属。
摄于印尼四王群岛。蓝天、白云、碧海、绽放的大海扇和高大的红树,这几个元素同时出现在画面中,不在四王群岛,也许就只能在梦境中了。正午的阳光从海扇的缝隙中投射出来,美得太不真实,不到2米的浅水中,生长得这么茁壮的海扇恐怕全球只有这里可以见到。
摄于菲律宾墨宝。墨宝是沙丁鱼的天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数以万计的沙丁鱼提供了完美的庇护所。成群活动的沙汀鱼可以利用群体的力量躲避大鱼或与之周旋。它们会在捕食者的围攻下,变幻出无数种形态,仿若流水一般。图中潜水者的出现,使得遮天蔽日的沙丁鱼群中突然打开了一扇天窗,场面十分震撼。
Q:您觉得水下摄影要掌握哪几点,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出色?
A:水下摄影和所有自然摄影一样,对光的把握非常重要,由于水下自然光对被摄物能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小,如果使用闪光灯干涉自然光就成为每个摄影师需要第一优先思考的问题。是希望大光圈蓝背景,还是小光圈黑背景?是希望用单灯强调立体感,还是希望用束光筒集中表现一个局部?这些都需要在拍摄之前在脑海中有一个构想,很多时候同样的拍摄对象,使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得到的效果会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我大学时修的是插图艺术,对于画面中光影,结构的分布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实很多时候器材并不是最重要的,你得对你所见的场景有自己的想法,并通过曝光组合将它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拍摄生物时,有时候需要很耐心的观察和等待,把握一个最佳的时机,这可能需要你长时间守候同一个被摄物,并对它的生活习性有着充分的了解。
丹尼斯豆丁海马,摄影水深约17米的一株大海扇上,为了使得背景的蓝水充分曝光和前景中的橘红色充分呼应,我使用了大光圈配合慢速快门,得到了这张浅景深的梦幻作品,海扇的几根枝条在画面中显得错落有致,使得画面充满了韵律感。
剑拔弩张的螳螂虾,前肢的图案活像两个煎蛋。使用单灯和束光筒,由助手从左侧打光,使得主体充满了神秘感。
这是一只栖息在软珊瑚上的虾虎,我在斜后方使用了点光打透了它半透明的头部,在正面补了一点点弱光,塑造出了这样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气氛。
摄于印尼美娜多。布那肯国家公园一个阳光充沛的午后,一只大海龟正在悠然地享受温暖的海水。从下往上看,一缕缕阳光透过海龟的剪影射下来,美极了。
加拉帕戈斯群岛又称巨龟之岛。在这里,浅水的熔岩上长满了藻类,海鬣蜥和绿海龟随处可见,巨大的背甲上投射着午后阳光的细碎斑块,在这片与世隔绝的乐园,它们的生活安逸而宁静。
Q:对于您现有的器材是否满意?未来有什么升级计划?在哪方面性能上比较有需求?
A:对于目前在使用的器材,我非常满意,因为水下拍摄题材的限制,适用的几款镜头经过多年的积攒,目前都已经拥有了,因此对镜头暂时并没有什么新的的需求。说到装备升级,我对佳能的EOS-1DX很感兴趣,它强大的连拍速度可以帮助我抓住一些转瞬即逝的精彩镜头。堪称完美的对焦性能可以让我即使在弱光环境中也能轻松对焦。另外对于镜头防水罩,将来我会考虑升级,好的防水罩在使用鱼眼和广角拍摄时边缘的成像会更加清晰锐利,这和镜头防水罩玻璃的弧度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另外在将来我会考虑购买一对输出功率更强大、回电更快的闪灯,这样在拍摄大场景时可以还原出更多彩真实的颜色,拍摄擦身而过的大型生物时,也不会因为回电速度不够快而错失重要的镜头。
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