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为什么主力裁减群体每次都是瞄准中年人?社会疾速,时代很残酷,“稳定”二字,逐渐成为最不稳定的风险。有远见的人,早就给自己安排了后路......
文|焱公子
来源|焱公子(ID:Yangongzi)
···
Verizon,美国最大电信运营商,在美地位类同于中国移动在中国。
近日Verizon传出裁员人的消息。裁减波及总员工的30%以上,主要针对“长期员工”,即那些为公司效力了多年的中年人。
事件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说,“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有娃有房贷的中年人”,这句扎心调侃的背后,是中年人为保一份工作如履薄冰,但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用。
该被裁,还是被裁。
为什么主力裁减群体每次都是瞄准中年人?
总结下来,不外乎老员工天然身负“四宗罪”。
第一宗,贵。入职多年,待遇比最初翻了几番。裁你一个等于裁几个新员工,还只用得罪你一人,为什么不裁?
第二宗,惰。老员工与公司,多少有点儿像七年之痒的夫妻。激情早褪去了,体力耐力爆发力也跟不上了,嫌弃你不是正常?
第三宗,油。混迹多年,各种流程门儿清,既能优雅推卸责任又能钻制度空子,资深老油条谁还想留着你过年?
第四宗,怂。闹翻了,中年人有家有口,兴许还指望着赔偿金,大概率是不敢怎样的,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愣头青可就不好说了。
此次执行裁员举措的新任CEO卫翰思(HansVestberg)先生,在入职Verizon前曾是爱立信公司的前任总裁。他在前东家期间,就多次做过完全一样的裁员之事。
有意思的是,他自己先前也因业绩不佳被爱立信董事会裁掉。
由此可见,越是成熟的大公司,流程化、制度化越完善,缺了谁都一样运转。公司根本不担心后继无人。
无怪乎这类大规模裁员,在大公司不算鲜见。
社会疾速,时代很残酷。“稳定”二字,逐渐成为最不稳定的风险。有远见的人,早就给自己安排了后路。
/接纳变化:
不单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朋友老周是个4岁孩子的父亲,他分享过一段陪孩子上早教的经历。
游戏开始,分成四组的家长全部聚拢,面朝里围成圈。老师往圈内不断放海洋球。
家长们身体紧贴,双手同时往中间伸。所有人动作整齐规范,像事先培训过一样。最后一个球也没漏出圈外,挑战成功。
老师笑,家长们都很“标准”啊,咱们来看看孩子们会怎么做。
四组小孩,最后呈现出四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背靠背围成圈、仰躺彼此双腿相连、侧躺头脚相连围成圈、俯卧拉手围成圈。
老周感慨道,那一刻我突然涌起一种担忧,好怕自己教不好我儿子。
“我明白世界是多元的,但我眼中好像渐渐只看得见单一的答案。
“每天走一样的路线、每周吃一样的快餐、工作挑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晚上娱乐能想到的就是喝酒K歌……
“不愿想其他答案,因为这样最直接、快捷、不费脑,最符合经济学原理,但这也导致了我的思维僵化,安处舒适区。”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句经典台词:你正在长大,而我,只是在变老。
残酷的话,暴露了生活的真相:你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本身,或许早已丧失好奇心,对事物提不起兴趣。当别人每天吸收能量,探索不同答案时,你只是日复一日复制着昨天的生活。
死于二十五,埋于七十五。
变老,从来不是生理概念。身体机能衰退、容颜凋谢仅是外在,停止接纳不断变化的世界,才是变老的开始。
没有人喜欢和暮气沉沉的人交往,企业更不喜欢停滞不前、缺乏创新的员工。
参与创建英特尔公司的前CEO安迪·葛洛夫曾说,创新是唯一出路,淘汰旧的自己,否则竞争将淘汰我们。
若想经久不衰,切勿经久不变。
思维僵化、故步自封,只会使路越来越窄,最终无路可走。
不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接触工作以外的世界,坦然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
/死磕目标:
知道要做什么,才能做成什么/
初入职场,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拥有强大的人脉?赚更多的钱?迅速晋升管理岗?
我的学姐覃婷在入职时说,我的理想,是在40岁后掌控生活工作自由。
当时她22岁,是应届就进公司的新人。一起北漂的那些年,我清楚看到她是如何践行目标的。
她从不参与无效社交,也不站队,因为这是“除了浪费时间制造矛盾,别无他用”;她从不抱怨,总是自发接受更多挑战,因为这能“快速追上老人并让自己脱颖而出。”
她入职第三年便做上部门经理,之后,一路晋升总监、大区总监、副总。
她38岁时,公司战略目标调整,做出裁员20%的决定。被裁员工可获得N+4个月收入的遣散费(N为工作年限)。
婷姐并不属于那20%,但她当机立断,举手领钱走人。很多猎头主动接洽,推荐优渥新去处,她逐一婉拒。
“选择离开,是上升空间小,可能会打乱我当初定的40岁计划。现在我只想停一停,缓一缓。上半程,已经提前实现目标;下半程,我想换个节奏享受人生。”
她把“享受人生”的话发在朋友圈,配图是潜水照,地点定位是菲律宾帕劳群岛。
之后,她做了自由职业者,虽然不坐班,但认真工作,认真生活。
心理学上有洛克定律。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得制定一个奋斗目标,同时更重要的,是制定实施目标的步骤。
有专一目标,才有专注行动。婷姐16年职场路,所有决策与行动,从未偏离初心。每走一步,她都在向着入职时定下的目标靠近。
美国无线电公司前董事长萨洛夫将军,曾对学生时代的罗斯福总统说过:“年轻人,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明确目标,踏实践行,不惧未来,是人到中年的婷姐,最后能优雅离开的重要原因。
/持续成长:
99%的温水煮蛙,源于自我放弃学习/
作家冯唐的一篇文,让“中年油腻男”概念广为人知。他在文章里写到:
“三十不学艺,真老爷们儿,四十岁之后不必读书。”在我的少年时代,这是第一次有个男人让我体会到了浓重的中年油腻感。
什么特质让中年男人显得格外油腻?
大肚腩?腰带挂钥匙?后视镜挂佛珠?爱谈酒文化茶文化?不,这些只是外在。
没文化、不学习、言语粗鄙,才是一个中年人招人厌烦的根因。
我曾采访过一个82岁的老太太,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小伙子,咱们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