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进”和县委建设成都东北门户、东成都主城区号角的吹响,作为东来成都第一镇和金堂东部门户场镇,年,隆盛镇的工作重点在哪里?又有哪些亮点呈现?
近日,记者采访了隆盛镇党委书记桑莉,她表示:“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面落实年’,也是隆盛镇承上启下、继续奋进的关键之年。虽然去年若干重点工作已经破题起步,但是无论从工作任务还是工作周期来看,当前正是步入集中建设、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全域乡村旅游小镇’建设为抓手,以康旅特色小镇和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东来成都第一镇’。”
加快全域乡村旅游小镇建设
在丰收湖花卉观赏环线,湖面倒映着周围的青山,新修的道路吸引了很多前来垂钓的游客。桑莉正在和工作人员讨论环线内的配套设施建设:“这边的观景台要尽快完成,供游客使用的观赏座椅也要配套跟上。花期将近,不仅要把基础设施建好,还要注意周边环境的打造,在进程中如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因地制宜,及时和负责单位协商,争取做到最好。”
丰收湖花卉观赏环线是隆盛镇打造的乡村旅游点位之一,区域面积亩,从卫星地图上看,就是天然的一个“丰”字,是全县水域面积第二大湖,周边生态植被较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具备打造一三产业互动观光基地的条件。该环线全长达12公里,主要是以丰收湖“坡地花海·玲珑美屿”为中心,串联金梅月岭博览园、紫色集成农业示范园、叠彩园精品院落、肖小儿中药材基地等项目。年,隆盛镇将在环线区域内布置以房车露营区、康养栖居区、休闲观光农业区为核心的乡村体验式旅游项目。
桑莉一边沿着环线察看建设情况一边告诉记者:“目前,隆盛镇已与中国房车露营协会达成意向合作,力争在年举办首届国际房车露营节,这对促进隆盛镇及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淮州新城及金堂大道南段乡镇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起到很大的作用。”随后,桑莉在主题赏花环线察看了金梅月岭博览园及友海三角梅基地。据悉,隆盛镇在年成功举办首届“紫气东来·叶子花开”三角梅主题文化乡村旅游节后,新的效益增长点展现,业主迅速将产业规模由原来的余亩扩大至亩。“我们还邀请到田园综合体设计师重新规划设计,按照一步一景标准,先后建成金桂观赏区、三角梅观赏区、月季观赏区、花卉科技长廊,力争形成金堂的‘三圣花乡’。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亲子田园游戏区、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区等项目,预计今年10月全面建成,届时,通过全镇已建成的16.5公里登山步道,可以串联起鲜花山谷、丰收湖景区、叠彩苑精品院落、紫色集成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实现全域乡村旅游抱团发展。”桑莉说道。
把农业当旅游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对于隆盛镇这样的纯农业乡镇来说,乡村振兴就是要坚持依托农业资源开发旅游卖点。”桑莉说,对于隆盛镇党委而言,把乡村建设好的根本就是把农民的收入提上去,只有这样,许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我在‘三生农业’打工,自从政府引进这些大项目,现在我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家里,而且我们种植的农产品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际经济意义,让我们倍感自豪。”家住隆盛镇丰收村9组的蒋大爷这样说道。“借助旅游手段来提升农业价值,是我们目前农产品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有针对性地发展绿色安全的有机农业、赏心悦目的景观农业、宜静宜动的休闲农业、寓教于乐的科技农业、珍贵独特的精品农业和健身悟道的养生农业,能让农业农村因旅游而升值,让旅游因农业农村而兴旺。这样也能让在家的老百姓收益倍增。”桑莉说道。
桑莉表示,在隆盛镇年的工作中,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将提上一个新的台阶,要把农民当股东来打造、当工人来培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职业化水平和稳定化收入,让“单打独斗”的农民变成抱团致富的合作伙伴,“同时,我们还将继续推广‘公司+集体+农户’等产销模式,让粗放经营的农民变成精准生产的专业户,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变成农民增收的主力军。前期,我们结合精准扶贫,在两个相对贫困村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的模式,据初步估算,加入集体经济组织的相对贫困户,户均可从集体经济组织分红元以上。”
推进特色基层治理
“今天的课程准时开放没有?”“家门口的路灯有没有准时开?”……在叠彩园精品院落,桑莉不断与村民们进行交流。在年乡亲们入住院落之后,后续治理成了该院落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乡村院落治理讲究因地制宜,乡亲们只有认同了我们的做法,我们才能把家园建设得更好。今年,我们将继续探索特色院落的发展和治理。”桑莉表示,隆盛镇在今年还将推进民宿的规划,把院落治理与民宿经营相结合。她说:“面对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好的民宿必定会受到游客的欢迎,乡亲们在经营民宿的同时也将逐步对此有所感受,从而加强对政府的认同,我们的后续管理也将更加有力。”
离开精品院落,桑莉来到位于黄桷桠村的创鑫家园。该小区占地余亩,年建成投入使用,共有住户户3余人,是一个以“拆迁安置,多村混居”为特征的农村开放式混居型小区。针对创鑫家园住户来自全镇“九村一社区”,彼此间相对陌生、诉求不一致等现状,隆盛镇推出了“三个延伸”组团式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鑫家园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党群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内设立有各类活动室,来来往往的居民络绎不绝。“在年,我们将根据居民的需求,充分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的作用。”桑莉告诉记者,该小区将在今年4月底前实施示范点提档升级工程——规范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提升吸引群众参与能力,增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活力,“不仅要着重进行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垃圾处理、景观营造等周边环境的打造,还要进一步规范清洁、科室设置、设施维护等党群服务中心内务管理,并实行群众打分制度。”
桑莉告诉记者:“乡村基层治理不仅要尊重农村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和传统习惯,尊重乡村文明和自然遗产,还要用城市治理的理念来根除农村陋习,打破农民‘小农意识’和‘等靠要’等错误思想。这样才能培养农民正能量意识,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
后记
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了隆盛镇年多个项目的建设情况。在一些在建、在实施的项目中,记者感受到了参与其中的村民的喜悦和期待。让村民有未来可以期待,有蓝图可以想象,有收益可以稳定增长……这是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桑莉说,她的目标就是让隆盛镇的环境越来越美、乡亲们越过越富,年,隆盛镇全体党员干部将接续奋进,行动起来。
文、图/肖雅
编辑/陈巧琳
如觉本文不错,分享给更多朋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