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不止一个人问过我:“帕劳在哪个国家?”
“帕劳就是一个国家”。
《美国国家地理》有本著名的旅游指南——《50PlacesofaLifetime》,在“人间天堂”系列中,帕劳群岛,赫然排在第一。
这里还有很多显赫的称号:“上帝的水族箱、彩虹的故乡、世界公认潜水度假圣地、世界七大海底奇观之首、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好莱坞大片《地心历险记2》的取景地……
玩一辈子都不厌倦“欢迎你们来到帕劳的家”。
提着大小行李走出帕劳机场,朋友孙哥一家就走上前来迎接我们。
孙哥带着家人来到帕劳,租住在帕劳繁华的科罗尔岛上一套安静的临海别墅。并把这套别墅改造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客栈。一栋大屋、一家老小、一只大狗,就是他们在帕劳的生活。
不到20分钟的车程,就能从机场抵达帕劳科罗尔岛NgetkedamNgerbeched的孙记海滨别墅PalauSunsVilla。
孙哥给我们端上了一盘新鲜的鱼肉刺身,叮嘱我们一定要尝尝。粉红色的厚块鱼肉是一种被当地人称为“Wahoo”的沙氏刺鲅,这种凶猛的鱼类能长到2米长。孙哥还说:“每年11月起,是帕劳合法吃石斑鱼季节,冰箱里给你们留了两条石斑鱼,明天可以蒸着吃。这季节在帕劳石斑鱼也就几美金一磅。”。要知道在国内这种鱼吃一条动辄就是千元左右。
入住孙记客栈的惊喜,被延后到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后走进餐厅,两面都是宽大的阳台,别墅阳台窗外是十几米高的热带树木,茂密得如一把巨伞,罩在客栈白墙红顶的美式别墅上方。
周围不远都是大海,可为什么没有听见海浪声?孙哥说,客栈刚好处于帕劳内海的一座半岛上,门口的航道外是帕劳典型的延绵礁岩海岛,不远处还有一座小码头可停靠船只,享受海风的同时,还能享受难得的海边宁静。
当我以潜水员身份,第一次乘船驶向帕劳的大海后,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想法:来到帕劳,曾经去过的那些海岛都算是白去了。
前不久发布的“LonelyPlanet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为我的感受做了最佳补充——帕劳是年孤独星球推选的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排名第四。作为全世界最靠谱的旅行类榜单,LonelyPlanet说帕劳要红,这里就真的要红!
帕劳太小,人口总数也就3万人左右;可是,帕劳也很大,整个国家都是一座壮丽的海洋公园。在数百座海岛上,分布了不计其数的潜水点和各种海洋生物保护区,每一个潜点和每一处浅滩、每一片珊瑚,都值得潜水员叹为观止。
上帝的水族箱
帕劳的海有7种颜色,海底的鱼群多的数不清,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任性地和水母共舞的地方,甚至可以和鲨鱼一起遨游……帕劳是所有潜水爱好者梦牵梦遗的天堂,也是近几年全球新婚夫妇最青睐的蜜月圣地,最主要的是对中国人免签。
帕劳的6日行程中,我和潜伴两人一共安排了9次深潜。
由于大约近两个月没有潜水了,第一天安排的第一个潜点相对简单,同时潜导也顺便考察了一下我们的水平,以便能根据我们的水平安排接下来几天的潜点。
首个潜水点Fairyland,翻译过来是“仙境”之意。背上气瓶翻身下水,第一眼已被水下的景观所震撼。跟着潜导下潜到约21米深的水下,颜色和形状各异的珊瑚在水中尽情舒展。而各种栖息在期间的鱼类,并不介意水中多了我们几个吐着起泡的大家伙,见怪不怪的偶尔躲闪一下。反倒是我们这些初次潜入帕劳海中的人类开心惨了。
第二个潜点Bigdrop-off(大断层)是每一个潜水员在帕劳的必去潜点之一。站在船上向海中眺望,一边是浅浅的海蓝色,另一边色彩会突然变成幽暗的深蓝色,其实深蓝色之下就是一处断层,陡然之间就是深达数百米的海中悬崖。
在大断层潜水,第一次感受到帕劳海洋超清的能见度——仰望天空,头顶上20多米的海水过滤掉了阳光中的红色,只看得见一片明亮的蓝色和鱼群;可是当向下望去,峭壁向海水更深处延伸,完全看不到底,据说有米的断层。
当回来翻看潜水相机记录的图片,我突然想起了“飞翔”这个词。潜入大断层时,潜水员仿佛一个飞翔在空中的人,周围则是熟悉的群山。只不过山上的树木换成了各式各样的珊瑚、山中的鸟儿换成了穿梭其中的热带鱼。
顽皮的?鱼
在大断层潜水,最有趣的还算突然出现的一位“潜伴”,一条大概40厘米长的?鱼,从我们下水开始,就一直游弋在身边近半个小时。
这种细条的鱼时常出现在鲨鱼等大型鱼类周围,被称为“最懒的鱼”,因为这种鱼总是会吸附在大型鱼类或海龟的身上,懒洋洋的像“搭船”一样,游历在海洋中。或许这条鱼把我们当成了一艘不错的“船”,总是在我们身边转悠,一会贴近脚蹼,一会蹭到我们的气瓶或身边,不停寻找安稳的地方吸上去。这是第一次有鱼类主动靠近我们,自然给了我们不少的惊喜,不停对着这条?鱼拍照。
大断层潜水上船后,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吃过精致的盒装午餐,还有将近半小时的休息时间。第一次来到帕劳的我们自然不能放弃那么好的浮潜机会,干脆带着面镜在这片浅海玩起了浮潜。潜导Jaywin带着我们游向了一片浅滩之中,没想到的是,Jaywin突然把头探出水面,喊起了“Blue!Blue!”。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浮潜的我们看见了一丛丛蓝紫色的珊瑚,那种犹如坦桑石一般紫兰的色调,有魔力般吸引着我们。没想到继续往深处游去,这样的蓝色珊瑚越来越多,集结成片,在蓝色的海水中绽放出近乎妖娆的魅力。
在德国水道仰望“魔鬼鱼”
下午,乘船驶向广袤的太平洋中的Germanchannel(德国水道),变化多端的海水颜色,以及一座座蘑菇一样的岛屿成为旅途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两百多个小岛屿形成的帕劳南部的“洛克群岛”,有些岛屿小到挤不下10个人站立,孤零零的站立在大海中。
在远处可以看出这个百年前由德国人在天然珊瑚礁中开挖的狭长水道深色的影子,这个水道一直以来都是货船往来通行的地方。合适的深度和生态环境,引来了大量被称为“魔鬼鱼”的大型鱼类,它们优雅的姿态和庞大的体型,成为每一位潜水员梦寐以求希望一睹风采的鱼类。
跟着潜导潜入17米的水下,人工水道平整的沙地上偶尔冒起的珊瑚礁成为潜水员们等待魔鬼鱼的最佳掩体。或许是我的运气太好,刚刚找到一块礁石躲下,头顶上方就黑压压滑翔过来一个影子——天啊,一条巨大的魔鬼鱼从我头顶正上方俯冲下来。
“魔鬼鱼”学名蝠鲼,是一种扁平身材的软骨鱼类,扇动着三角形胸鳍,拖着一条硬而细长的尾巴,像在水中翱翔的风筝一样,潜水员们亲切的称呼它们的英文名“Manta”。虽然知道它们并不会袭击人类,可是当它俯冲下来那一瞬间,我还是紧张得忘记了水中呼吸。这倒不是因为害怕,我是生怕气泡吓跑了他们。
运气很好,在水下的40多分钟里,来来回回有大小5只魔鬼鱼出现,最近时距离我不到一米远,每一只Manta的体长、颜色和姿态都各有不同,其中一只皮肤颜色较黑的小Manta,百叶窗似的腮部,让我顿时想起人体骨骼一根根的肋骨——的确有点吓人。此刻,当我仰望明亮的海水,看见它们巨大的黑影时,才会真的明白人类的渺小和海洋的神奇伟大。
海龟擦肩而过
Ulongchannel(乌龙水道)也是潜水员到帕劳的必去潜点之一,被潜水员们戏称为“帕劳珊瑚的春节晚会”。这里的珊瑚种类繁多壮观。
乌龙水道是一个长约1.6千米的水下“通道”,20米左右的水下,布满了各种颜色的珊瑚,尤其是在水下平铺开来的“桌珊瑚”,有的直径能长到一两米,舒展在海底犹如一张张大床。
位于珊瑚礁盘之上的乌龙水道慢慢延伸向海底深处。乌龙水道有不算大的海流,潜水途中行进稍许费劲,不过正因有海流,大小鱼群都喜欢聚集于此。阳光透过能见度极高的海水,为这里生长茂盛的珊瑚提供了充分的能量,珊瑚丛中既能看见一些小型的鲷科鱼群,还有可能看到体型庞大的金枪鱼群甚至各类礁鲨。
一直念叨着想看海龟,结果在乌龙水道下水没多就与一只大海龟“近距离”相遇——巨大的海龟完全无视我们的存在,从前方冲过来,和我们几乎是擦肩而过,速度快得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乌龙水道的底部有很多小片的白沙滩,时常能看到一米左右的鲨鱼喜欢趴在珊瑚间的小沙滩上休息,看到我的到来,一条鲨鱼懒懒地挪动身体,不情愿地向不远处游开了一些又趴下。令人类闻名丧胆的大白鲨过去仅是在电影里看到,而如今到了帕劳看见这里懒洋洋的小鲨鱼,渐渐放松了对它的恐惧,到了后来因为见到鲨鱼太多,甚至已经对鲨鱼见怪不怪了。
用万年火山泥做个全身SPA
在帕劳潜水的第三日,是行程安排的最为满档的一天。一早先去了著名的牛奶湖和帕劳最经典的水母湖,之后去了Barnoniwall(大断墙)、Turtlecove(海龟湾)两处潜点。
当船转进一个海湾,发现海水颜色越来越浅,变成了淡淡的乳白色,就像是在清澈的海水中倒入了浓浓的牛奶,海水化开了乳白,混合成蓝绿色,这就是帕劳著名的“牛奶湖”。潜导拿着一个塑料桶跳下船,一头扎进了海水里。等他探身出水面,双手捧出了一大捧黏糊糊、犹如酸奶一般的乳白色火山泥,然后一次次为我们捞回火山泥。这种留有硫磺味道的火山泥,被誉为天然的护肤品,大家乐此不疲地把浓浓的火山泥在身上、脸上揉搓,整个人成了白色的泥人。
全身的“牛奶面膜”敷了几分钟后,捏着鼻子从船上跳下水是最有趣的事。瞬间,这些火山泥在海水中溶解散开,淡蓝色的海水腾起一片白雾,又慢慢安静下来。把一切还给大海。
牛奶湖之外,水母湖是帕劳旅游的金字招牌之一。即使你不会潜水,到水母湖去浮潜一次,也足以感叹帕劳的神奇。
据说,数万年前,水母湖曾经是大海的一部分,后来地壳运动,这部分湖水被隆起的小山间隔开,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咸水湖。漫长的演变,这个湖里的大多数海洋生物随着养分消失而死亡,却剩下了水母这种靠微生物就能存活的海洋生物。在其他地方,水母都是潜水员的噩梦,很多水母毒性达到致死。帕劳水母湖的水母因没有天敌的自然状态,演变成了无毒水母,成为帕劳旅游最大亮点。因为它的美丽和可亲近性,即使潜水员也会对这个浮潜目的地深爱不已。
据说无毒水母主要靠海藻分泌的营养素维生,在接近中午的时候会浮到水面进行光合作用。我们刚好是临近中午时来到水母湖的,因此看到了不少浮上来的淡橙色水母。
游向湖中,突然看到一个淡橙色半透明的水母,一张一合地往水面上游,惊讶得不得了。随后在水下放眼望去,越来越多的水母游了出来,那个激动的感受至今难忘。
你可以随着水母游动的方向仔细观察这些无毒水母,蘑菇型圆圆的顶盖透明得像一个漂浮的果冻,上面还有个白色的“十”字图案,大概是水母身体连接部分。下面的蓬松的触手呈现淡橙色,一耸一耸,就游离开你身边。往水母多的地方游去,水面密密麻麻的水母,一闪一闪地散发着淡淡的橘色光茫,耀眼又壮观。浮潜的时候不小心脚碰到了一只水母,那种奇怪的触感吓人一跳——好像触摸到一块凉粉一样Q弹。
超大苏眉鱼傻的可爱到浮潜点的时候,船长BAX从箱子里拿出一整条吐司面包给我们,原来这是专门为游客准备的喂鱼法宝。拿着整片面包,一下水面包就吸水开始溶解,周围的鱼群仿佛得到通知一样,一下子涌过来啃咬面包。鱼群实在太大,手里的面包几乎是瞬间被吃光,渣都不剩。鱼群对浮潜的人类毫无畏惧,用横冲直撞形容他们一点不为过,时常为争抢面包撞到我们手上。为了不让面包太快被鱼群吃掉,我们只能把面包攥在手心里,这时鱼群会毫不客气地从你手指缝里争抢面包,顷刻便能感受到鱼唇啄咬的感觉,等你抬头,发现已经被鱼群包围。
突然,珊瑚礁深处突然冒出来一个巨大的黑影,等它游上来才发现,原来是一条巨大的泛着蓝绿色的苏眉鱼。作为帕劳的“国宝”,苏眉鱼有着硕大的鱼唇,几乎是“地包天”的模样,加上大大的眼睛,很容易让人产生“憨厚”的好感。而且它既憨厚可爱,又贪吃好奇,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凑。
发现有人类在喂食,苏眉鱼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顿大餐。船上有位水性好的客人,一个猛子扎下去,到离鱼只有一米多的位置。有了人的对比,才发现这条苏眉鱼大概有1.5米左右长,大的惊人。
潜导把一大块面包搓成一个个硬实的小团,自由潜到珊瑚礁旁,拿面包团喂这条苏眉鱼。紧实的面包团到了水下,慢慢向水里沉下,刚好够这条大苏梅吃一口。接连喂了苏眉鱼几次,它对我们的好感倍增,且离浮潜的我们越来越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