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横跨了东部的日本海,西部的阿尔泰山,南部的河北中部以及山西的西北部,北部一直延伸到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地区。它的面积超过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中国的一半大小。有一支民族,在其鼎盛时期,人口超过多万人。与此同时,汉族在同一时期的人口大约为万,相当于汉族人口的1/13,使其成为了第二大民族。
这个国家曾驰骋于北方草原多年,然而最终被外敌所灭,无奈退出历史的舞台;而这个民族,拥有多万人口,却随着国家的灭亡而神秘地消失。上述历史记录了大辽帝国及其统治者契丹族的故事,他们的国家被摧毁后,契丹族的历史便随着辽国的灭亡而终结,至此再也没有契丹族存在于世。后人仅能面对一个未解之谜:契丹族的后裔流散至何方?他们又融入了何种民族?或许通过重温历史,我们能够得到一些线索。一对男女共同创造了一个强大的骑马民族。很久以前,有一个传说。那时,在内蒙古赤峰境内的木叶山上,一位仙女骑着一头青牛。她偶然遇到了一位神人,他骑着一匹白马。他们之间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并且共同育有了8个孩子。这8个孩子分别成为契丹民族8个部落的掌管者。古代东北地区盛传美好的故事,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契丹族是一支游牧民族,他们过着相对落后的生活,主要依靠畜牧和狩猎为生,并以部落为单位定居。部落首领是由众人共同推选出来的强者担任。8个部落再次联合起来选出了整个契丹族的可汗。尽管有一个契丹可汗的存在,但他只是傀儡一样的存在,各个部落仍然保持各自为政的状态,不听从统一指挥。虽然这些部落同源同根,但它们之间却经常发生争斗和相互侵占的情况。直到某个男人的出现,契丹族才最终成功完成了彻底的转变。
耶律阿保机是迭剌部落的男子,他成为契丹可汗后,并不满足于虚有其表的权力地位,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残酷手段来消除反对势力。契丹八部最为决定胜负的一招是举行一场被称为“鸿门宴”的盐池之变,该盛宴导致了其他七个部落首领的处决。这一事件标志着契丹八部正式统一,并建立了辽国,耶律阿保机成为了皇帝。契丹族此前实行的可汗选举制度被彻底改革,转变为世袭的帝制。马背民族的好战狂野之基因使得辽国自此开始南征北战,国土和人口也迅速壮大。在其众多侵略行动中,辽国最钟情于侵犯中原的宋朝。宋国和辽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宋国在其中遭受的损失较多,但是由于辽国持续的征战以及皇帝更替,辽国的国家稳定也开始出现问题。突然,一位非凡的女性登场了,她就是萧太后。她带着年幼的辽圣宗亲自领导大军征讨宋朝,并且轻松地将原本软弱的宋朝打败,使其屈居辽朝的附庸。为了确保和平,宋朝主动向辽朝提出和谈并签署了“澶渊之盟”,并每年按时上贡。辽国统一的任务由耶律阿保机完成,而大国地位则是萧太后确立的,这对男女构筑了一个强盛的骑马国家。
大辽帝国被南方和北方吞噬至末路。辽国在“澶渊之盟”后,经历了多年的和平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创造了引言所描述的“广袤领土、人口众多”的独特景象。然而,尽管存在少数民族的存在,盛极必衰的铁律并未有所改变,辽国已经开始走上了衰败之路。有些人变老了,而其他人则在不断成长。辽国逐渐衰落的同时,南方的女真族建立起了金国。在杰出的领导者带领下,金国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也逐渐提升。辽国的皇帝一直以来都非常嚣张,对待金国的态度十分不友好。他总是以皇帝的身份欺压金国,并要求金国的酋长为他跳舞,增添娱乐气氛。这种行为逐渐导致了辽金两国之间关系的完全破裂。尽管北方的宋朝政权已经岌岌可危,但他们始终怀着对辽国侵略的愤怒,并一直希望有机会报复前耻。南面的金朝主动发起攻击,辽金大战随之爆发。在南方的金朝入侵和北方的宋朝反击下,辽国政权最终崩溃,契丹民族也彻底被征服并屈服于后来的统治者。他们退出了前台,隐姓埋名。
通过一项检测,证实了已经消失的民族后裔。契丹民族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他们究竟流落到何方?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又逐渐演化成了哪些新的民族?这一问题长久以来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多年来,世代历史研究者一直在追溯并寻找着准确的答案,然而,证实真相的确切信息依旧稀缺。直到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谜团的一角才被揭开。这项研究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进行,运用最先进的DNA检测技术,对东北地区居住的55个少数民族进行了比对分析。契丹人古墓中的骨骼DNA被提取出来,与现代达斡尔族的DNA进行了比对。研究发现,居住在内蒙古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达斡尔族与契丹族有较高的同源度。为了寻找更确凿的证据,史学家们决定深入研究达斡尔族。他们不仅仅翻阅大量资料,还亲自走访老人并进行考古勘探。同时,他们还对比研究了达斡尔人和契丹人在历史文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与联系。
最终的共识是,达斡尔族与契丹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遗传联系。似乎已经找到了契丹后裔的归属问题的答案,然而,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又给这个问题增添了一些谜团。在年代,施甸县发现了一块刻有契丹文字的墓碑,这座墓碑属于云南的一位姓蒋的当地人。在云南,研究人员再次采集了阿、莽、蒋姓个体的DNA样本,并将其与契丹族和达斡尔族进行了比对。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个体间存在高度相似性,暗示着他们可能都是契丹后裔。契丹人为何会迁徙至西南地区呢?历史记录给出了答案:许多无家可归的契丹人,只能寻求庇护于蒙古。在蒙古建立元帝国的过程中,蒙古帝国进行了南征北战,因此跟随蒙古征战的契丹人也散布到各个地方。总的来说,契丹族延续了马背民族的勇猛善战、无畏无惧的传统,并在长期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了草原上的强大国家“大辽”。在与中原的宋朝对抗中,他们长期占据优势,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大辽帝国,使契丹族人四分五裂。然而,契丹的血脉并未绝迹,仍在流传,如今东北的达斡尔族和西南的“本人”族群都是契丹后代,他们保留着自己民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