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四十度,衣着单薄的志愿军,长津湖围歼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这是一支身着华东棉衣在零下40度酷寒下作战的军队;这是一支完全没有制空权、在敌军狂轰滥炸下冒死冲锋的军队;这是一支手中的步枪打不响,手脚都冻成冰坨,几天吃不上一顿热饭都敢于去拼刺刀的军队!

人类历史上,这样的军队少之又少,他们就是长津湖战役中我们的英雄前辈。

从如何保住美国大兵的性命到一路高歌猛进,美军飘飘然

年9月,北朝鲜人民军已成破竹之势,眼见就要将南朝鲜李承晚部和驻韩美军赶入大海。

9月15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选择世界上潮汐变化最剧烈的仁川登陆。北朝鲜部队战线拉得太长,又不听中方关于美军可能仁川登陆的警告,一下被拦腰截断。

这次登陆成功,与其吹麦克阿瑟的神来之笔,倒不如说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已是强弩之末的北朝鲜人民军被截断后,马上溃不成军。

9月末,“联合国军”收复汉城。

杜鲁门政府从如何保住美国大兵的性命到一路高歌猛进,转变太突然。杜鲁门政府的贪念不断撞击着发热的大脑,继续北上成了最符合逻辑的行动。

10月初,跨过三八线,追击朝鲜人民军;

10月20日,北朝鲜平壤易手,人民军主力几乎已被全歼。

人民军的颓势已无法挽回,不出一个月人民军将被彻底消灭。

麦司令喊话他的士兵:“赶到鸭绿江边,回家过圣诞节。”

狂傲自负的麦克阿瑟让军队飞速前进到鸭绿江边,这将是他彻底征服这个国家的铁证,也是他军旅生涯辉煌的顶点。

志愿军衣着单薄入朝,却遭遇50年不遇的寒流

当麦克阿瑟的部队大踏步向北挺进时,他的补给线越拉越长。我们的军队已经精心准备好一场,当代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伏击战。

准备这场伏击战的就是华野最精锐的9兵团,9兵团下辖二十、二十六、二十七三个加强军,加强军采用四四制(1个军4个师,1个师4个团,1个团下设4个营)共15万人。

9兵团在福建本准备跨海作战,11月10日被紧急通知入朝。他们身着单薄棉衣(含棉花量极少)赶到东北,东北区领导看到这支队伍的衣装时大惊失色,立刻将库存几万件日军棉衣和棉鞋分配给他们。甚至很多边防部队人员直接脱下冬装给他们换上。

但时间太紧,大多数9兵团的战士还是单衣、单鞋入朝,根本无法抵御寒冷的北风。每个班十几个战士只有两三床棉被,入夜后战士们只能将棉被铺在雪地上,然后躺在上面相互拥抱着取暖。

9兵团的战士入朝第一周,就遭遇50年不遇的寒流,气温降至零下20℃。

多名战士因冻伤失去战斗力。

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在美军侦察机的眼皮下,9兵团的战士们夜行晓宿,进入指定位置,悄无声息地设好埋伏圈,等待着猎物。

装备悬殊,英勇志愿军全歼美军一个团

麦克阿瑟身边充斥着马屁精和献媚者,第10军的指挥官阿尔蒙德便是其中之一。他将麦克阿瑟的命令奉若圣旨,他还喜欢冒充两栖作战专家。在仁川登陆时,技术人员介绍体型巨大的履带式两栖登陆车,他居然冒出:“这家伙能浮在水上吗?”,令同僚汗颜无比。

阿尔蒙德不折不扣地执行麦司令的圣旨,他命令史密斯少将带领第一陆战师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长津湖和鸭绿江。

第一陆战师师长史密斯

美国第一陆战师,在瓜岛之战中一举成名,在帕劳群岛和冲绳的恶战中又赢得两次总统嘉奖,齐装满员2.5万人,是美国陆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堪称王牌中的王牌。

第一陆战师师长史密斯是个职业军人,不像马屁精阿尔蒙德对中国军人的作战能力毫无敬意,而是非常重视战场上的对手。他在前进的途中,看到许多一米见方的散兵坑,排列有序、工工整整。他认为修建散兵坑的,绝不是北朝鲜人民军。

把小事做的如此精细的队伍,绝对是令人敬畏的对手。

虽然只有几次小规模的交火,却让他嗅到死亡的味道。

他拒绝马屁精阿尔蒙德----分割开部队、迅速前进的命令,在海岸线和长津湖中间“下碣隅里修建了一个机场。

正是靠着这个机场,第一陆战师得以逃出包围圈。

年11月27日,夜,22点。

气温降到了零下30℃。

山间突然响起一种奇怪的音乐(其实是军号),受到攻击后,美军才恍然大悟,中国军队这是用音乐发布命令。

美军无法相信白天还是白茫茫的雪地中,潜伏着如此多的中国军队;也无法想象这些身着单薄衣裤的志愿军战士怎样潜伏在雪地中,当听到军号后一跃而起,居然还有战斗力。

名志愿军战士没有一个生火取暖,没有一个擅离战位,最终在风雪中成了整编制的“冰雕连”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当冲锋号响起时,很多志愿军战士在埋伏处一动不动,再也没有站起来——他们永远地留在了冰天雪地中。

遭到攻击的报告,一个接一个传到美军陆战一师的师部,报告中的每个单词无不透露着刺骨的寒气和恐惧。

28日早晨,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发现了一个让他浑身冰冷的局面:一个晚上,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中国军队,把美军陆战1师和陆战7师,在柳谭里、西兴里、古土里、下碣隅里和真兴里,从北向南,分割成了5块!

11月27日战役打响时,我军投入的是第20军和第27军,战斗部队约8万人。

美军在这一地区有陆战1师的主力、第7师的第31团以及部分韩军和英军,总兵力近3万人。双方兵力对比约为3比1。

但这时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凸显出来,分割包围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消灭被围之敌却无比艰难。

作为“美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美国陆战一师在被打懵后立刻表现了出色的应变能力,他们立刻用坦克在三处主要被围地域组成环形防线。

志愿军每个团只有8、9门老式火箭筒,很难冲破坦克防卫圈。

9兵团没有火力突击的大炮,只有中小口径的迫击炮掩护步兵冲锋,就连迫击炮都受不了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打出去的炮弹2/3成了哑弹!炮兵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冲锋的战友们倒在榴弹炮和轻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网下。

为了拯救被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美军每天出动数百架次的战机对我军阵地进行轰炸。

我军将士身着单薄的衣裤,手脚都冻成冰坨,几天吃不到一口热饭;拿着常常打不响的步枪,在没有制空权的条件下,迎着美军的狂轰滥炸,顶着交叉火力网,冒死冲锋,撕开了美军环形阵地外围防线,全歼美国陆军7师第31团(号称北极熊团)。

这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惟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

在极寒条件下,我们的前辈,以轻步兵为主的军队与掌握制空权且机械化的敌人对决,取得如此战果的例子,在近现代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落败而逃,美军“饮马鸭绿江”、“圣诞节攻势”成笑话

美国陆军7师第31团被全歼的消息传回华盛顿,美国上下都认为陆战1师也会永久的消失。

雪地里修整的美军

长津湖的黑夜属于志愿军,白天属于美军。

完全没有制空权,没有重型突破武器,志愿军虽然成功形成了包围态势,却因伤亡惨重,再也无力进攻了。

11月30日,在坚守了两天之后,史密斯正式下达全线撤退的命令——他知道,再不走,陆战1师就再也走不出长津湖了。

面对南撤的美军,志愿者战士开始了更加艰难的阻击战。

白天美军凭借空军的轰炸和坦克的火力迅速向南撤退。晚上志愿军再反突击,将丢失的阵地一点一点夺回来。

战斗最激烈的一天美军只后撤了米。从柳潭里经下碣隅里的22公里崎岖公路,成了中美两军绞杀的修罗场。

但血肉之躯终究无法抵抗飞机、坦克的进攻,志愿军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军从柳谭里、西兴里、下碣隅里、古土里、真兴里等处一次次的突围而出。

在古土里和真兴里的水门桥,志愿军三次炸桥,第三次甚至将桥基都炸毁了。但美军运输机空投了8套每套1.1吨重的架桥钢材和所需木材,工兵在短短的时间里又重新架起了一座新桥。

虽然美陆战1师夺路逃出包围圈,但长津湖一战,打出了志愿军的勇气和信念;也告诉了全世界任何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迎头痛击,“饮马鸭绿江”以及所谓的“圣诞节攻势”都是笑话。

后记

其实在美军到达三八线时,我国方面已经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对美方提出警告,但华盛顿把我方的警告当成了耳旁风,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打响了。

这是一场给美国人留下深刻历史记忆的战争,正是这场战争使得此后半个世纪,中美之间不再兵戎相见。《决战朝鲜》一书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角度,给了世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决战朝鲜》是回顾和认识这段历史的可读之书。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实惠的事情。一个作者,将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写成一本书,只要几十块钱,一个汉堡套餐的价格。可如果把一本书的内容消化了,它也许能成为你永远的精神支柱。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朝鲜战争,或让你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熟知这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多些男儿的血性阳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uoera.com/jtqk/11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