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世界读书日rdquo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

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年4月23日,则为第一个“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获得图书。”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文化产业与版权部主任兼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社长米拉格罗斯·德尔·科罗尔女士曾多次强调的一句话。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得到了全球社会各界的热切响应,并发展为尤其重视针对青少年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尊重知识。

因此,在每年的4月23日,作家、出版商、教师、图书管理员、私立或公立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人道主义者、大众媒体,以及全球各国爱书的人已经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演变成一个热闹的欢乐节日。

精神支柱

百年孤独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本书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而这部小说所采用的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过作者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在读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者创作真谛的欲望,假如感受到孤独,那么请不要沉沦,短暂的孤独并不是孤独,而是应该享受当下的生活。

人生海海

作者:麦家

本书围绕着一个身上缠绕着很多谜团的上校展开,而叙述的视角,从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展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小瞎子、重情重义却引来流言蜚语的父亲……他们与上校的人生纠葛交缠,故事在窥探欲与守护欲的对抗中推进,矛盾最终在一夜之间爆发,人物的命运开始扭转,谜底逐渐揭开。本书也告诉我们,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也告诉读者生活不应该是极度压抑的,而要用自己向上的一面来面对世界,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决策的艺术

作者:约翰·S.哈蒙德

决策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这些决定有时或许是在无意中做成的,结果也可能并不理想,但无论如何,正是自己的决定代表了我们在机遇、挑战和各种不确定情况下的选择,提高决策水平的唯一途径在于学习使用一个好的决策过程,也表现出决策的重要性。

做自己开心的事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人在书途不孤独

阅读能够使人快乐,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

本期编辑/陈锦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uoera.com/ddts/9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